家裝是一項系統工程,相關聯的投資也非常多,沒有詳細的預算可能會造成裝修資金嚴重超支。家裝預算超支似乎已經成為業主們一種共同的“痛”。如何堵住家裝超支黑洞,如何進行正確的家裝預算,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很多曾經裝修過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慨:家裝預算真的不管用。“原來準備二十萬元裝修的,可是最后還是花了二十五萬多。”吳先生表示,裝修前,他也大致算了一下裝修費用,但是最后還是超支了。“裝了三分之二的時候,就已經超支了,但是沒辦法,工程不能停下來,最后只能找朋友借了些錢。”
“預算是做了,但是聽裝修過的朋友說,預算不管用,所以就沒有做的很詳細。”正在建材市場選購主材的業主李小姐表示。由于擔心家裝公司偷工減料,裝修需要的一些主材都是李小姐親自來建材市場購買的。“最先定下來的是一個高級吊燈,非常的大氣、漂亮。雖然超出了原先預算,但是出于喜歡,還是買下來了。”李小姐說,“后來在購買其他家居產品的時候,總是想著在品質、風格上要和它搭配,最后房子裝修的總價遠遠超出了當初的預算。”
很多曾經裝修過的人可能都有和吳先生和李小姐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和經歷,有些甚至因此陷入了裝修的“無底洞”之中。所以在裝修過程中,業主需要特別警惕“狄德羅效應”,家裝需要“量力而行”。
那么,“狄德羅效應”到底是什么呢?它源于這樣一個故事:18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狄德羅。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可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來走去時,總覺得家具不是破舊不堪,就是風格不對。于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換掉了家具。購買了新家具之后,他又發現地毯和家具不配,于是又換了地毯。很多時候,“狄德羅效應”會造成人們超前消費,在家裝過程中,超前消費的結果就是預算失效或嚴重超支。
想要避免“狄德羅效應”,那么業主在裝修時,就必須要事先做好詳細預算,不能做了再算,并且在裝修過程中嚴格執行。目前市場上,不同品牌、不同等級的裝修材料,價錢相差較大。大公司與小公司的施工與服務水平,也會帶來高低不同的收費差別,這些都要家裝業主一開始就保持清醒的頭腦,控制好自己的消費欲望,理性消費。
但其實,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不被狄羅德效應影響,家裝預算超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想要避免預算超支,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目前家裝市場上新興的“全案設計”裝修模式。那么,什么是“全案設計”呢?
“全案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設計、施工、材料、售后服務的一體化,涵蓋了家裝客戶從需求開始到滿意結束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家裝預算怎么做?選擇南國鼎峰裝飾的全案設計裝修模式,購買所有的家居產品均能在南國鼎峰一站式完成,讓業主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一站式購齊,一站式服務,并且所有費用全部包括在全案化當中,做到絕對的省心、省力、省錢,跟“狄羅德效應”徹底說再見!